微信掃一掃
2022年12月29日
第九屆“粵治——治理現代化”
優秀案例推介結果正式揭曉
32個優秀案例
從上百個案例評選中脫穎而出
其中
清城區委宣傳部的
《“四網協同”未成年人心理服務體系》案例
入選了
政府治理創新類優秀案例
第九屆“粵治——治理現代化”優秀案例名單如下
↓↓↓
“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類:
廣州市委政法委《市域社會治理“紅棉指數” 以“小指數”撬動“大治理”》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委組織部《引領流動黨員融入社區 聚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廣州市三元里街道黨工委《以“黨建+智慧物管”打造高質量基層治理新格局》
惠州市博羅縣委辦公室《打造“五型”模范機關 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黨建鍛造國企鐵軍 提升城市治理引領力》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以黨建引領促社會治理——“人人都是社區設計師”的廣州實踐》
廣州市從化區農村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724模式+智慧平臺”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治理》
深圳市光明區公明街道《公明街道“紅領居”黨建引領型物業小區建設項目》
佛山市委政法委《深耕黨建引領 發揮政治優勢 持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江門市委組織部《黨建引領網格管理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政府治理創新”類:
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社區容貌品質全域提升行動》
清遠市清城區委宣傳部《“四網協同”未成年人心理服務體系》
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東省司法廳《粵商通非現場執法 助力高效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
惠州大亞灣區公民伙伴社會服務發展中心《“1+4+N”模式助力打造南邊灶搬遷小區和美網格建設》
深圳市光明區群團工作部《勞動領域風險隱患預警處置工作體系》
廣州市越秀區發展和改革局《推進信用建設“一疏通、三融合”精準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光明區司法局《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務圈” 助力群眾訴求服務》
惠州市委政法委、惠州市陽光心理健康服務研究中心《積極心理助推社區疫情防控“3+1”治理新模式》
揭陽市委網信辦《“急難愁盼我來辦”網上群眾工作平臺》
“融媒體傳播”類:
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廣州治水融傳媒 助力全民爭當河長》
江門市委宣傳部《“前店后廠”國際傳播機制》
廣州市黃埔區融媒體中心《黃埔“融媒孵化器”社會協同治理創新》
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2022東莞籃球城市文化節》
惠州市委宣傳部《慢直播平臺矩陣》
廣州市番禺區融媒體中心《科技賦能,重塑番禺鄉村治理數字化》
東莞市委網信辦《用心用情寫好網絡媒體發展“統”和“融”兩篇文章》
“大數據與公共服務”類:
廣東省鐵投集團《“數字汕汕”——數字技術賦能廣東鐵路高質量發展》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數字電網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珠海市委政法委、珠海市公安局《珠海“平安+”市域社會治理指數》
汕頭市南澳縣人民檢察院《數字化賦能海島保護地理標志》
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網格巡檢機器人提升數字化水平 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
惠州市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云智慧建設“三網三化”助力鄉村“智治”》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社會治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為廣東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來,廣東各地各有關單位持續在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上下功夫,不斷創新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新方法,形成了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獲多方好評的創新經驗。主辦方期待通過此次推介活動,發掘出更多鮮活案例,為廣東乃至全國推進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參考樣本。這些優秀案例展現了廣東社會治理工作創新的能力、魄力和活力,是近年來廣東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最新經驗和成果。
“粵治——治理現代化”優秀案例推介活動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發起主辦,南方輿情數據研究院、南方黨建智庫承辦,自2014年舉辦首屆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盎浿巍被顒又荚谕ㄟ^推介和展示廣東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提煉廣東各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經驗,賦能和推動廣東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創新。同時,“粵治”活動也是南方報業履行主流媒體職責和使命,服務廣東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至今,“粵治”活動已累計收到數千個來自全省各地的社會治理創新經驗,共計推介出261個各類優秀案例,匯聚了廣東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相關優秀案例成果已陸續結集成冊,納入廣東治理能力現代化案例庫,并形成社會治理研究數據平臺,將為廣東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作出持續、積極的探索。
2022年6月,“粵治——治理現代化”2021—2022年度優秀案例推介正式啟動,活動設置了“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政府治理創新”“融媒體傳播”“大數據與公共服務”共4個類別的優秀案例,吸引了廣東各級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踴躍報名,多個創新案例給評委、專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類別申報最為踴躍,約40%的申報案例參評該類別,充分體現了黨建對社會治理的引領作用。
通過征集、初選、走訪調研等流程,12月29日下午,經由黨校專家、高校學者、媒體代表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研討和推介評議,最終32個優秀案例脫穎而出。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這些優秀案例從多個方向凝集了近年來廣東社會治理的新理念、新實踐和新經驗,彰顯了廣東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創新精神。
其中,清城區積極創建未成年人社會心理服務平臺,通過發揮清城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簡稱“區心輔站”)專家智庫、整合資源、聯動輻射、兜底服務等“四大作用”,構建起以區心輔站為中心、“四網協同”的未成年人心理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心理+”社會治理模式。
↓↓↓
筑牢“陣地網”,構筑心理健康防護墻。一方面,清城區縱向打通“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服務平臺,建立區級指揮平臺,依托各鎮(街)綜治中心在8個鎮(街)設立了心理咨詢服務站點,著力延伸服務觸角,實現了社區心理服務站(室)的全覆蓋。另一方面,清城區橫向構筑“學校+醫院+群團”服務陣地。目前,清城區102所中小學均建立了心理咨詢室,清城區8個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開設咨詢預約點,清城區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企業工會均設立心理咨詢服務站點,初步形成“15分鐘心理服務圈”。
建強“人才網”,培育心理服務主力軍。清城區整合政法委、教育、衛健、婦聯、團委、民政、工會、社會工作等行業領域的社會資源,依托區心輔站建立一個心理服務人才孵化基地,織造一個心理服務人才網絡,構建從兼到專、從新到精、從低到高的本土心理服務人才體系,初步構建了從學校心理社團人員、電話熱線咨詢員、家事輔導員、校內校外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師及精神衛生醫師到外聘專家團隊逐級培育的“六級心理人才金字塔”,實現吸引人才、培育人才、運用人才、激勵人才、考核人才的閉環管理。清城區于2022年5月啟動“滿天星計劃”心理人才培育項目,目前共招募心理人才志愿者400多名,通過邀請專家團隊分級分類對心理服務人才開展專業培訓,開展專業心理知識、志愿者服務、團隊管理技巧、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督導培訓,累計督導58人次,培訓236人次,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危機干預培訓9場,受訓人數超過340人次。
完善“服務網”,建立心理服務全程鏈。目前清城區心輔站集“心理疏導、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心理宣傳、心理測評、心理治療、精神治療轉介、心理關愛”八大功能于一體,初步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實現心理服務內容全覆蓋,設置個案預約熱線,提供個案跟進服務。2021年9月以來,清城區心輔站接聽電話熱線248次,接待來訪咨詢216人,開展個案建檔數233個,個案服務總時長305.25小時,個案跟進360人次,為許多遭遇心理困擾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雪中送炭、及時化解危機。
織密“宣教網”,加強心理活動主題化。開展“火炬計劃”,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組織心理專業志愿者下沉到各鎮街開展服務,依托公園廣場、社區(小區)、商場超市、紅色教育基地等陣地提供心理服務活動攤位、心理專家咨詢、親子活動等多元化心理服務,累計開展活動31場,服務人數達6000人次;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等渠道宣傳推廣心理健康知識,累計受教育群眾達12.3萬人次。開展“潤心計劃”,加強學校心理服務能力,組織開展全體教師培訓、家長志愿者培訓、線上家長講座、學生心理測評和危機評估干預工作,開展心理危機辨識、壓力應對、溝通合作、預防校園欺凌等心理主題活動,累計開展活動26次,服務5500人次。開展“安心計劃”,加強社區心理服務能力,發動社區基層黨組織成員、社區親子家庭、社區基層干部等人員,組建“黨員+親子”特色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共有志愿者28人,依托試點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動4場,服務達6300人次;開展“咖啡心語”品牌沙龍活動,通過聯動廣深各大高校,依托試點社區發揮鏈接專業資源的橋梁作用,培育本土心育人才,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探索清城區基層治理的特色新模式。
廣州信息港是免費發布廣州招聘、求職、交友、二手、房產、廣州夜場招聘、廣州夜總會招聘、廣州ktv招聘、廣州夜總會預訂、廣州酒吧預訂、廣州ktv預訂等商業服務分類信息免費發布平臺。ircwlmx.cn
Copyright @ 2003-2023 廣州信息港-yczixun.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