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珠海首次針對海釣安全立法!
《珠海經濟特區海釣安全管理規定》
將于3月1日起實施!
設立四類禁釣區域,
嚴禁“三無船舶”參與海釣,
嚴格查處違法海釣活動……
今天,
珠海舉辦新聞發布會,
對新規定進行了詳細介紹,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亮點內容吧!
《珠海經濟特區海釣安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珠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5年3月1日起實施。這是省內首部專門規范海釣活動安全的法規。珠海首次運用特區立法權,以“小切口”立法形式規范管理海釣活動,進一步筑牢安全底線。
為了讓廣大公眾更加全面深入了解《規定》內容及特色亮點,2月18日上午,我市舉辦新聞發布會。珠海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梁憲明,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繼平,珠海市司法局副局長李凱,珠海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市港口管理局局長黃建平,珠海海事局副局長溫光富,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葉丹介紹有關情況,并就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朱清發主持。
加強海釣規范管理
筑牢安全底線
梁憲明介紹,海釣是海洋產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的新型產業形態。我市海域面積廣闊、海島眾多,垂釣資源得天獨厚,多次舉辦全國性、國際性海釣賽事。當前我市海釣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也帶來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市委、市政府對我市海釣管理工作高度重視,決定加強海釣安全管理立法,通過立法明確政府及相關單位職責,加強海釣活動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安全風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珠海堅持科學、民主、依法立法,立法調研組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與安全保障,逐條研究條款細節,法規草案經過了多輪修改完善,經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后,《海釣安全管理規定》表決通過,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明確各方安全責任
進一步完善海釣安全管理制度
《規定》以保障珠海海釣活動安全有序發展為核心目標,總共二十六條,分別從管理機制、釣區秩序、船舶安全、人員管理、執法模式等方面,構建海釣安全管理的制度依據。
具體而言,在海釣安全管理機制上,明確市、區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海釣安全管理統籌協調機制,完善海釣活動監督管理體系、海上搜救和應急處置工作體系,協調解決海釣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市—區—鎮街”三級海釣活動安全管理體系。
在規范釣區秩序上,進一步強化釣位管理,明確禁釣區域,劃定海釣活動限制范圍?!兑幎ā访鞔_,市、區人民政府可以合理規劃建設休閑漁業碼頭或者設置休閑漁業錨泊區,作為海釣活動的集散中心,全市海釣的釣區釣位設置由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籌科學規劃。
在強化海釣船舶管理方面,《規定》明確,嚴禁“三無船舶”參與海釣,強化海釣船舶進出港報告義務,海釣船舶應當安裝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衛星定位通訊終端等裝置,并為乘員配備救生衣和定位設備。同時,還進一步明確了船舶航行的具體規定,包括固定船舶??奎c、不得超載、不得超航區超抗風能力等級航行、服從海上交通管制、不具備夜航條件的不得夜航、船員不得酒后駕駛等。
在人員管理措施方面,《規定》進一步落實船舶安全主體責任。明確海釣船舶所有人、管理人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及其船舶安全隱患排查義務。規定海釣人員信息提供義務,在出港前應如實向船長或船員提供其身份、聯系方式和緊急聯系人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規定》還對海釣人員不得實施的禁止行為作出了詳細說明,包括采取垂釣以外的其他作業方式;垂釣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使用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餌料、藥劑或者集魚、誘魚工具;在船舶上垂釣未穿著救生衣等。
在執法監管方面,《規定》實行首接責任制,規范海釣執法流程。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海事管理機構等執法單位接到舉報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發現涉嫌違法海釣的,應當先行受案調查,對于不屬于本單位管轄的案件,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執法單位依法處理。接受移送的執法單位應當及時反饋處理結果。
《規定》還要求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強化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海事管理機構、公安、文化廣電旅游體育、應急管理、海警、屬地政府等單位監管協同,嚴格查處違法海釣活動。
做了進一步解讀,
一起往下看!
立法著力解決海釣安全管理問題
張繼平介紹,《規定》的頒布實施,體現了我市立法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在立法技術上,市人大常委會堅持開展“小切口”立法,不作大而全的規定。
對于海釣管理涉及到的漁業管理、海洋環境保護、船舶管理、海上交通安全監管等方面,國家和廣東省已出臺相應法律法規予以規范。為此,本次立法對已有相關法律規范作了體系化的整合,對上位法已有規定的相關內容盡量不作重復性規定,而是聚焦保障海釣活動安全這一核心問題核心開展制度設計。此外,《規定》還全鏈條強化海釣安全管理,堅持事前、事中、事后相貫通,堅持系統思維,進一步統籌海釣安全管理和產業發展。
李凱表示,海釣活動的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近些年,珠海因海釣活動時有發生海上救援險情,因此制定海釣安全管理規定尤為必要。
《規定》明確了市、區人民政府以及各管理部門關于海釣船舶、釣區釣位、海釣活動參與人員等方面的監管職責。目前,國家和廣東省并沒有專門規范海釣活動安全的法規。珠海這次立法,旨在規范海釣行為、保障海釣活動安全,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各個部門的職責,對預防發生安全事故、規范海上聯合救援、聯合執法等都做出了很好的制度安排,將進一步助力我市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筑牢安全發展防線。
設立四類禁釣區域
綜合考量安全、生態保護、
可持續發展等因素
據了解,《規定》共設置了四類禁釣區域,溫光富表示,主要是基于科學管理和法律依據,對安全、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溫光富介紹,根據《規定》,四類禁釣區域中,第一類是橋區水域。規定了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內大橋軸線兩側5000米內水域以及相關單位依法確定并公告的其他海域橋區水域。主要依據的是《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辦法》第十條、《廣東省橋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規定》第九條等。港珠澳大橋是國家級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其周邊水域的通航安全和橋梁結構安全至關重要,海釣活動可能對大橋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干擾,從而引發安全事故。同時,珠海轄區其他海域橋梁區域也同樣適用有關規定。
第二類是特定交通水域。如航道、錨地、水上交通密集區等可能影響海上交通安全的水域。主要依據《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等。海釣船艇在這些區域活動會干擾船舶的正常操作,容易導致船舶碰撞或與釣具纏繞,引發安全事故。同時,海釣人員在此區域活動容易受到船舶航行產生的波浪、水流等影響,增加落水、翻船以及碰撞的風險。
第三類是依法設立的自然保護區水域。包括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等。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和防止人為活動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第四類是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禁航禁釣水域。如軍事禁區、港池水域等也是禁釣水域。
后續將加強執法監管與宣傳普法
梁憲明表示,據《規定》要求,市海洋發展局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各部門協同管理,實現信息互通,指導屬地做好釣區、釣位的規劃設置,強化船舶安全管理,加強執法監管,推動落實執法首接責任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加強宣傳教育與服務,通過微信公眾號、數字平臺等各種線上、線下渠道,強化法規普及,提升公眾對國家重點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提高對海釣安全的重視,引導海釣人員依法海釣、安全海釣、文明海釣。
市海洋發展局還將積極探索海釣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海釣旅游品牌和線路。同時,借助“萬山論釣”“白蕉海鱸杯”等海釣品牌活動,進一步提升珠海海釣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黃建平表示,交通部門主要與漁業、海事等部門,對海釣活動做好安全服務保障工作。包括將與漁業、海事、海警、公安等部門建立信息通報和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打擊非法海釣活動。
同時,加強應急響應與處置。交通部門將按照市政府建立的海釣安全管理統籌協調機制,參與救援響應,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工作,全力保障人員安全。
萬山區海域面積占全市近50%,也是“萬山論釣”等大型海釣賽事的舉辦地。葉丹介紹,在海釣安全管理方面,萬山區將在已有的管理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區內安全責任制度,完善海釣基礎設施,科學規劃釣區釣位,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筑牢海釣安全防線。堅守“不安全、不出海”要求,督促各鎮強化休閑漁業船舶管控。
同時,強化宣傳引導,計劃在桂山島、東澳島、外伶仃島等重點碼頭,島嶼、漁旅綜合平臺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強化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向海釣愛好者、游客和從業者開展常態化安全教育培訓。
廣州信息港是免費發布廣州招聘、求職、交友、二手、房產、廣州夜場招聘、廣州夜總會招聘、廣州ktv招聘、廣州夜總會預訂、廣州酒吧預訂、廣州ktv預訂等商業服務分類信息免費發布平臺。ircwlmx.cn
Copyright @ 2003-2023 廣州信息港-yczixun.com All Right Reserved